法治日报记者 徐伟伦 张雪泓智选+
7月23日早上至29日中午,一场跨度达7天、持续147小时的“超长版”强降雨,侵袭北京北部山区。7天累计雨量达全年近四成,持续时间远超2023年夏季的北京特大暴雨。强降雨导致北京密云、怀柔、平谷、延庆受灾严重,已有30人不幸遇难。
暴雨无情,但挡不住逆行者的脚步。北京消防与广大政法干警冲锋在前,以水陆空立体救援模式打通生命通道,义无反顾投入防汛抢险救援各项工作,用坚实臂膀为群众撑起守护生命财产的“安全伞”。
7月26日下午至27日凌晨,密云区西北部地区迎来强降雨,半天多时间,最大降雨量超过300毫米,达到特大暴雨级别,导致多个村子的道路、电力、通信中断。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成立密云、怀柔、平谷3个前沿指挥部靠前指挥,调集12个支队、1816名指战员、166辆消防车、62艘舟艇,赶赴现场救援。截至7月29日12时,已营救转移群众4409名。
7月27日上午,密云区鼓楼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社区矫正App核查时发现,平日准时守纪的矫正对象李某未按时签到,电话也处于关机状态。结合李某日常工作的景区处于暴雨重灾区、通信基站信号中断等情况智选+,司法所当即启动应急预案,联动辖区派出所、李某居住地居委会及家属组成临时搜寻小组。
当晚7时许,司法所与李某取得了联系。原来,暴雨期间李某一直协助转移、安置受灾村民。确认李某安全后,工作人员肯定了他主动参与救援的行为,并叮嘱其极端天气下需注意的相关事项。密云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已统筹法律援助、公证、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,帮助群众解决民事赔偿、保险理赔等方面遇到的法律问题,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。
7月28日上午,密云公安分局太师屯派出所政委朱春华在救援途中被卷入洪水。急流中,他紧紧抱住了一棵大树。救援队伍赶到后,朱春华大喊“先救群众”两个小时后,当附近被困群众都被平安转移后,朱春华才被铲车救回安全地带。
密云区人民法院太师屯法庭干警也积极投入到抢险救援工作中。7月28日一早,太师屯法庭庭长席引路等干警迎着暴雨“逆流而上”,迅速投入防汛工作。雨情稍小,密云法院便开始组织干警围绕常见纠纷撰写普法信息。29日,《暴雨洪水过后,这些法律问题需知晓》即通过微信公号送到了群众身边。
在怀柔区,由于部分道路损毁严重,消防队员在前往琉璃庙镇的救援途中,在湿滑的崖壁就地取材,快速架设起坚固的救援绳索系统。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、儿童和伤员,消防队员用脊背将他们一个个背负过险段。
“在做好本院防汛工作的同时,我院党组积极响应区委号召,参与到全区防汛工作中。”怀柔区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戴焕平说,近日已抽调26名干警进驻安置点,另有35名干警作为后备梯队待命,负责参与受灾地区人员转移、物资发放、群众安抚等工作。截至7月28日凌晨4时,怀柔法院已协助安置936名转移群众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与此同时,一支由怀柔区人民检察院10名中青年检察干警组成的应急志愿服务队,赶赴琉璃庙镇临时安置点。记者了解到,该安置点接收了从山区疏散而来的1500余名群众,检察干警们抵达后,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安置保障工作中,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对接需求,为受灾群众安排住宿,搬运、分发物资。
在空中,北京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总队于7月28日、29日各出动3架大型警用直升机,前往密云山区开展全方位空中巡控,空投救援物资和转运群众。飞行机组克服山区降雨能见度低,障碍物多、高压线遍布、地形复杂等困难,两天共巡查山区受灾被困地区180多个点位,飞行30余小时,空投矿泉水、面包、火腿肠、药品、氧气袋等救援物资5吨,安全转移救治群众近百人,其中80岁以上老人40余人、婴幼儿10人、临产孕妇两人。
暴雨中,村民们积极协助各方力量展开自救,一个个“凡人英雄”挺身而出。密云太师屯镇葡萄园村村民的一段视频在网上走红,“端出”80多人的“铲斗”大哥,救出3船人的“打渔”大哥,让无数网友点赞。村民康福在洪水来袭时不顾自身危险爬上房顶,喊醒周围邻居为大家争取到时间成功逃生。在他看来,“那会儿是自然而然的,要谁都那样”。
《法治日报》记者获悉,灾情发生后,经各方救援力量的努力智选+,全市已累计转移8万余人。目前,北京已解除暴雨预警信号,有关救援救治、群众安置、抢险抢修抢通、法律援助等各项工作正在持续进行中。
佳成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